調查
近七成受訪者贊成校園驗毒計劃
Monday, April 06, 2009
傳媒接連報導校園吸毒事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民主黨於3月下旬進行民調,反映有逾七成半受訪者擔心校園吸毒會越來越嚴重,並有近七成贊成實施校園驗毒。民主黨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及採取針對措施解決,包括先採取自願性校園驗毒計劃,以發現和協助吸毒學生,打擊販毒學生和背後的操控莊家,切斷毒禍在校園蔓延。 民主黨青年委主席莫兆麟指出,根據民主黨於3月27日至4月日所做民調結果顯示,受訪的627人中,有逾七成半擔心校園吸毒越來越嚴重,並認為政府應投放資源及採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反映政府必須採取較以往積極的措施,以回應市民的擔憂。 就政府較早前建議在校園內實施驗毒計劃,民調結果顯示有近七成表示支持,但有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應先取得校方及家教會的同意,而有近五成認為應先取得家長或學生同意,只有四成贊成強制驗毒。 這反映出,大多數市民較容易接受自願性驗毒計劃,因為始終這計劃需要校方、家長及學生的認同和配合,才得以事半功倍,成功協助有需要的同學接受適當的跟進治療,最終遠離毒品或濫藥,過健康的校園生活。 民主黨北區區議員兼青委委員羅世恩指出,根據一項由兩所戒毒中心及外展社工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校園吸毒或濫藥情況十分嚴重,分佈於港九、新界及離島的學校,有小學、中學、專業進修學校或職業訓練中心等,當校園內有學生擔當拆家角色,向同學分銷毒品時,更會助長校園吸毒迅速蔓延。 資料顯示,首次濫用毒品的年齡低至8歲,較多為13-15歲。據一所負責接受港島及離島區轉介學生吸毒個案的輔導機構的資料顯示,機構過去一年有128名學生接受轉介,當中港島區有19所學校曾有學生轉介,佔該區學校兩成,離島區更嚴重,10所中學只有3所屬「無毒學校」。 據學生及社工分享,學校變成吸毒理想地點,主要是青少年從大陸K場回流香港吸毒,但香港K場不准十八歲以下人士進入,而部分K場因經濟不景結業,令他們轉移在校內吸毒。他們於校內或到鄰近屋邨買貨,於小息或午膳時在校內廁格或後樓梯三、四人一起吸食。學校沒警察,老師不易察覺或不予理會,他們感到較安全。濫藥成本下降及有免費試食做招徠亦是普及化的主要原因,現時每人二、三十元已可分享一包一百元的K仔。 曾在學校內負責家庭及學生輔導工作的民主黨青委會委員黎文豪指出,目前為協助青少年戒毒的社工機構只有十多間,涉及約3,000人提供服務,嚴重不足。若每所戒毒機構都進行相同的數據分析,相信涉及的學校和學生將更多。當中包括販毒人士利用層壓式推銷方式,提供佣金,利誘學生為他們銷售毒品,情況不容忽視。面對校園吸毒不斷蔓延,禍害下一代年青人,我們須盡快發現和協助吸毒學生,打擊販毒學生和背後的操控莊家,切斷毒禍在校園蔓延。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建議政府採取以下的策略及措施: 校園驗毒和戒毒策略: 1. 政府向所有戒毒中心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吸毒販毒的嚴重性和分佈情況。現階段先採取「自願性校園驗毒計劃」,即在學校自願參與,家長或學生同意的情況下才進行驗毒,因為自願參與的話,反映出學校及家長都願意正面處理同學濫藥問題,對協助同學戒除濫藥,重過健康校園生活,起事半功倍作用。 2. 對於未準備好的學校及家長,可給予多些時間讓他們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以及了解計劃的效果後才考慮是否參與。 3. 當「自願性校園驗毒計劃」進行一段日子後,才根據實際效果進一步決定校園的驗毒策略。 政府應加強配套措施,以推動驗毒計劃及使計劃成效更大: 1. 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包括對學生、教師和校長的宣傳教育。 2. 學校做足保密工作,鼓勵接受治療,並盡量讓學生留校接受教育,不要捨棄學生。 3. 為學校、老師、家長提供培訓及輔導,增加他們對濫藥及接受治療的認識,以及如何觀察同學出現濫藥徵狀、如何處理情緒問題等。 4. 增撥資源,提供更多協助予戒毒的中心或服務機構,並向這些機構提供吸食K仔、藍精靈及白瓜子等精神科藥物專業治療所需的資源,因這類治療與過往治療吸食海洛英及嗎啡等不同。 5. 加強運用危險藥物條例,就操控或利用青少年販毒及販毒予青少年的罪行,要求法庭加重刑罰。 民意調查結果 民主黨青年委意見書 發言人: 黃成智﹑羅世恩﹑莫兆麟﹑黎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