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強醫金」並非可行方案
Friday, June 15, 2007

上周智經研究中心公布「香港未來醫療發展及融資初步報告」,過往一周社會的評論主要集中於「第二支柱服務」的概念,即較基本「安全網」醫療服務較佳的服務,以及設立強制性的醫療儲蓄制度,市民可以戶口內的款項支付第二支柱服務的開支。   

 

環顧全球各國,只有新加坡採用類同的強制性醫療儲蓄制度,參考新加坡的經驗,我們會發現「強醫金」制度有很多限制,對解決醫療體系的財政問題幫助不大。欠缺分擔風險功能與香港一樣,新加坡的醫護制度本來是以英式稅收為本和公營醫療服務為主,後來在財政壓力下,建立醫療儲蓄戶口制度。雖然儲蓄戶口制度實施至今,但自一九八四年建立制度以後,陸續又推出了醫療保障計劃、醫療基金、附加醫療保障計劃及樂齡健保計劃等,至今新加坡醫療體系的開支,四分一由政府資助、四分一由病人現金支付、三成半由僱主以團體保險形式支付,醫療儲蓄戶口制度供款額達薪酬的百分之六至八,卻只能支付百分之八的整體醫療開支,而醫療儲蓄還要容許供款人以戶口的存款購買保險。可見,強制性醫療儲蓄計劃並非解決融資問題的可行方案。   

 

醫療儲蓄無助解決融資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分擔風險的功能。即使儲蓄制度推行一段時間,市民或其家人一旦患上癌症等嚴重疾病,很多市民的儲蓄戶口所累積的金額仍不足以支付大筆的醫療開支,而低收入家庭和失業人士等弱勢社群更是難以累積足夠存款以支付醫護費用,仍只能靠稅收支醫療開支。醫療儲蓄沒有分擔風險功能的特性,減少了融資的效率。由於儲蓄制度積存大筆資金在各個個人戶口,不被動用,儲蓄制度須強制整個社會儲蓄的總金額,要比保險及稅收等具分擔風險功能的融資模式高很多,才能提供相等水平的資金。香港面臨即將出現的嚴峻人口老化現象,要在人口老化、醫療開支大增前,累積足以有效減輕稅收負擔的儲蓄金額,強制市民儲蓄的比率必然偏高。

 

「鼓勵」濫用服務

此外,強制醫療儲蓄制度亦存在被濫用的風險,新加坡學者認為,有了一筆只可用作支付醫療開支的資產,或會讓保健儲蓄戶口持有人得到虛假的安全感,鼓勵他們以現時的存款作超出負擔能力的消費。制度同樣對服務提供者造成誘因,在知道病人的保健儲蓄戶口仍有餘款的情況下,鼓勵病人使用非必要的醫護服務。為避免濫用,新加坡由政府決定戶口的存款可用於哪些程序、在何處使用,以及可使用金額,但由政府決定私人儲蓄戶口的使用情況能否同樣適用於香港,卻是成疑。以新加坡的經驗作為參考,智經研究中心所建議的強醫金制度對解決其所強調的「未來公共醫療體系在財政上無法持續」的成效,實在成疑,考慮其他較能分擔風險的融資制度,如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應是較可行的方向,亞洲國家如南韓、日本及台灣,亦正正是採取這種方案。

 

同刊於2007年6月15日信報

發言人: 鄭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