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政府來年的預算案有兩錯
Saturday, March 25, 2006

第一錯:造錯數。筆者預期政府今個財政年度應有一百五十億元,因為截至一月底,政府盈餘有一百九十六億元,比財政司在預算案預計的四十一億元,高出近四倍!即使二月及三月有些微赤字,大幅盈餘是必然的。 

 

筆者當然明白大機構運作緩慢,政府要收集近百個部門的資料固然困難,但錯不在庫務署的同事,而是政府高層,在估量政府財務狀況時,只懂將部門提交的數字加起來,卻沒有參考其他資料,包括庫務署每月公佈的政府財務狀況趨勢、經濟最新發展等,以致以一些過時的資料作制訂預算案!  馬時亨局長沒有說錯,外界的專業人士、銀行和筆者,的確沒有政府內部的收支資料,但不幸地,估計的盈餘情況,卻比馬局長更準確!皆因大家能看到經濟趨勢。政府截至十二月底,赤字只有六十億元,薪俸稅卻在一月才收取,估盈餘一定理想。這或許叫做「旁觀者清」!  

 

第二錯:信錯獨立王國。「一國兩制」,香港中卻有更多王國,這些王國都是用公帑,但又獨立於政府的法定機構,即使立法會,對其運作或開支,也僅得概略認識。金管局不用政府批款運作,所以沒有將每年預算提交立法會。但這並不代表它用的不是公帑。香港以貨幣發行局方式穩定港元,銀行印製紙幣,需將等額的美元存入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局有其優點,但市民也因此在過去八年,承受通縮帶來的痛楚。金管局用外匯基金投資獲利累積為四千多億元累計盈餘,實際上,是將「財富建築在香港市民的痛苦身上」,是屬於香港人的財富。  

 

可是,金融管理局一直由每年的投資收入支取開支,固不向公眾交代其預算,以致過去八年,在累積通縮高達9%的環境下,外匯基金的營運開支由97年6.6億元,瘋狂地增加到12.5億元,加幅高達89.4%!還有投資回報不達標但仍可以分花紅的優等待遇,令投資界無不羨慕。  

 

旅發局的開支更有如黑洞!

 

說實在,若將旅客人數上升視為旅發局的功勞,實在難以服眾。從內地到港的旅客,佔去年本港整體旅客超過五成,我們應該感謝中央開放自由行、多謝到港示威的韓國農民、多謝開放中國經濟的領導人,使更多從世界各地到內地經商的商家及行政人員路經香港!再者,零五年到港的旅客雖然高達二千三百萬人次,但香港人往內地的次數,也更高達六千萬人次,這是因為內地的旅遊推廣機構到港推廣所致嗎? 明顯不是吧!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投資如此巨款予旅發局,而無法監察其運作。  若政府不努力改善這兩方面的大問題,要說服市民接受加稅、引入新稅的話,將有巨大阻力。

 

同到於2006年3月25日文匯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