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預算案預測偏差嚴重
Friday, March 10, 2006

若以為政府每年隆而重之公布的預算案的預測數據可信,可用作學術研究、政策分析,甚或投資參考,只是美麗的誤會。  

 

先看政府對其財政狀況的五年中期預算。除了梁錦松在○二年預計○三╱○四年的赤字,以及曾蔭權在九九╱○○年估計○○╱○一年的赤字較接近,歷年財政司就政府綜合盈餘╱赤字的五年中期預測,偏差逾數百億元的例子俯拾皆是。中期預測難,短期預測又能否作參考?   

 

政府每年均在財政年度開始前,估計來年的收支,以及盈餘或赤字的幅度。政府一直指收入「缺乏彈性」,卻每年都高估開支,幅度由回歸後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上升至○四╱○五年的近百分之九,即高估開支達二百三十九億元。因此,我們在解讀政府的年度預算開支時,將政府的數字減去一百億元或二百億元,將會更接近現實;收入方面,則更因經濟、投資情況難料,以致有時低估近五百億元,有時卻高估超過六百億元!   

 

高估開支,加上難以預測的開支,令政府在每個財政年度初的預算,與五年中期預測一樣也是「作不得準」。以○四╱○五年為例,原來預算四百二十六億元赤字(包括債券及五隧一橋收入),最終卻有二百一十四億元賬面盈餘,誤差高達六百四十億元! 超短期也測不準   

 

政治一天都太長,年度預算有偏差,也屬可容忍。但預算案內的「修訂預算」─即財政司在二三月公布預算案,估計即將在二至五星期結束的財政年度的收支盈虧,修訂去年三月的預算─應當最接近現實,因為財政年度已接近尾聲,大部分開支已使用,而收入也有概略,這應是政府對其財政狀況的「超短期預測」。但很不幸地,近年財政司公布的修訂預算,卻連這個已有大量數據作評估的數字,也有嚴重偏差。   

 

今年預算案公布前,專業人士多認為○五╱○六年度的盈餘,界乎一百億元至二百億元。這並非沒有根據:政府今年一月底公布,截至去年十二月底,赤字只有六十億元。由於政府大部分稅收都在每年一月至三月才入賬,故過去數年,這三個月多能錄得一百五十億元至三百億元盈餘。   

 

豈料,財政司公布的修訂預算,綜合盈餘卻只有四十一億元。當傳媒質疑修訂盈餘偏低時,財政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反指外界沒有掌握政府的數據,暗示外界高估盈餘。一星期後,庫務署卻公布,截至一月底,政府盈餘高達一百九十六億元!   

 

政府每月的開支約為二百億元,即使在最後兩至三個月,開支實額未定,但佔最大部分的薪酬及運作開支的偏差應有限。至於收入方面,最後兩個月拍賣土地和補地價當然難以估計、印花稅因應股票和物業市場而定。但是,這部分的收入,與在最後三個月的主要收入:薪俸稅比較,只屬小數目。而稅務局早已計妥薪俸稅,發出稅單,只待市民繳稅而已。 應提交立法會參考   

 

今年已是政府連續第四年在修訂預算高估赤字,低估盈餘達一百億元。馬局長曾在電台解釋,政府每年十月起便編制預算案,故修訂預算有偏差。但這個說法也欠說服力。按馬局長的解釋,二十年來政府似乎未能提升其收集開支數據的效率。可是,按理推斷,庫務署在二月底整理出截至一月底的收支盈餘,也需要各部門提交資料,為何財政司在一星期前公布的數據,與此有這般巨大的出入?   

 

預算案是一份嚴肅的施政文件,財經、金融、學術、輿論的專業人士,甚至國際評級機構,都以預算案內容為研究政府公共財政的重要官方數據來源,用以評估政府的政策,如減稅、扶貧措施是否適當,豈知無論中、短,和超短期的預測均嚴重偏離事實。   如果政府是一間上市公司,這些偏差的數據,可能已足以構成「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的罪名;望政府慎重考慮修改預算案,引入減稅和扶貧措施之餘,仿傚以往的財政司,在預算案辯論之前,提交經修訂的盈餘和赤字資料予立法會參考。

 

原預算盈餘、修訂盈餘與實際盈餘

(億元) 原預算盈餘/赤字 修訂盈餘/赤字 * 實際盈餘/赤字* 誤差(實際盈餘/赤字 – 修訂盈餘/赤字)  
1997/1998 316.77 592.5 868.66 276.16 低估盈餘
1998/1999 259.6 -322.66 -232.41 90.25 高估赤字
1999/2000 -365.03 -16.48 99.52 116.00 低估盈餘
2000/2001 -62.46 -113.51 -78.33 35.18 高估赤字
2001/2002 -29.67 -656.34 -633.31 23.03 高估赤字
2002/2003 -481.58 -700.45 -616.88 83.57 高估赤字
2003/2004 -698.05 -490.23 -401.28 88.95 高估赤字
2004/2005# -426.48 119.53 213.56 94.03 低估盈餘
2005/2006 -105.45 40.57 196.32(截至零六至一月底) - 低估盈餘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