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撰文指居屋非「上車」唯一途徑,民主黨指政府過去收緊土地供應,是導致樓價飊升原因之一,現時月入二萬多元家庭,就算辛勞十年邊租邊儲蓄也未能儲夠首期供樓,政府應提供資助房屋幫助置業。民調亦顯示有逾八成市民贊成復建少量居屋,若局長堅持罔顧民間疾苦,只顧地產商利益,民主黨在諮詢民意之後,不排除對局長提不信任動議。
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李永達表示,政府過去有長遠房屋策略,每年評估未來五年房屋需要,包括公屋、居屋及私樓單位需求,並提供穩定土地供應,但政府廢取長遠房屋策略及評估工作後,收緊土地供應,製造住宅供應緊張,令樓價飊升,市民收入升幅追不上樓價升幅,難置業安居。 李永達反駁局長說市民居有其所,可租可買的論點,認為大多市民選擇供樓而不是租樓,因為香港租金昂貴,400多呎單位月租8,000至10,000多元,對於月入二萬多元的家庭來說,要付出40%-50%支出租樓,又沒有供樓保值儲蓄作用,更經常面對加租搬屋困苦,短期可以,長期下去沒可能,一定想辦法置業。
局長又指除了居屋,仍有其他「上車」選擇。李永達反駁說,以荃灣400-500多呎舊樓為例,普遍升至4,000至5,000元一呎,即約250萬元,七成按揭要75萬元首期,舊樓按揭更低。月入二萬多元夫婦,育有一對子女,租樓10年,也難以儲夠70-80多萬元繳付首期,置業無望!唯有居屋,首期只是折扣價的一成,他們才有機會置業安居。 李永達並補充,雖然居屋無助平抑樓價,但可起紓緩作用,因有申請居屋機會,合資格家庭可等待申請居屋而不用不問價而急於湧入私人市場。居屋亦能實在地幫助中下階層置業安居。對局長指建居屋需時幾年,未能及時增加供應,到供應到位,隨時適得其反。李永達直指其自相矛盾,因政府現時建議增加私樓供應的措施也要幾年才有樓花或現樓供應,而政府亦可提供居屋樓花,加快供應。
對於政府正從增加私樓供應着手改善情況,而把公屋地改為居屋地會影響公屋供應,李直指這是誤導市民,因政府至今只提出把一幅元朗前公屋地改為興建私人小型單位,供應極之有限,而元朗新樓盤已升至6,000元一方呎,日後該樓盤售價會更高,市民「上車」難有着落。而政府把公屋地改作私人發展,難道不會影響公屋供應嗎?政府若恢復長遠房屋策略及每年房屋需求評估,做好土地規劃,才能提供穩定住宅單位供應。 回應鄭局長指升市加建居屋,到樓價回落時,曾出現不愉快日子及大大小小置業傷心個案,李永達認為這是危言聳聽,因居屋高峰期是每年20,000個,但現時只建議復建3,000-5,000個少量居屋單位,不會對私人市場有嚴重負面影響。
民主黨於2005年、2009年及今年初曾進行民意調查,市民由最初逾五成,至去年八成,以及今年有八成二受訪者贊成復建少量居屋,清楚反映市民對樓價飊升、置業困難極之不滿,要求復建少量居屋。民主黨促請政府聆聽民意,復建居屋,不要罔顧小市民居住困苦,只顧地產商利益,否則政府難有威信。
發言人: 房屋政策發言人 李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