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十分關注未來數年觀塘區小一學位出現供不應求情況及啟德發展區和安達臣發展區內多所校舍預留用地的發展安排未能配合屋邨入伙時間,未能解決學童的就學需要,違反「就近入學」的原則。
民主黨於6月9日藉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討論「重建及重置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政策及計劃」中將討論到啟德發展區及安達臣發展區內學校的工程項目時,於立法會門外向教育局抗議,並提出以下關注及建議。
1. 關注教育局建校政策未能配合啟晴邨及朗邨的發展
我們一直十分關注九龍城啟晴邨及德朗邨的中小學發展情況。對於啟晴邨兩間小學未能如期在2013年完工,很多家長表示失望。現時兩邨居民大部份已入伙,惟政府較早前預留於啟晴邨旁重置的聖公會日修小學、靜山小學及何壽南小學的校舍預計於明年9月才能竣工,一方面未能配合啟晴邨及德朗邨的入伙時間,導致不少學童需要跨區就學,明顯違反教育局「就近入學」的原則;另一方面,工程的延誤令現時居民的生活每日均受打樁噪音及沙塵影響。
在啟晴邨及德朗邨入伙期間,我們收到大量居民查詢有關屋邨附近學校學額及轉校手續,亦有家長投訴附近學額已爆滿,學童需要跨區至彩虹、黃大仙等地區上學。我們於啟晴邨入伙時已約教育局會面,要求增加學額及將靜山及日修小學納入34網。教育局今年會將聖公會日修小學以及聖公會靜山小學的部份學位納入34校網,學生跨區上學的問題將在2015年得到舒緩。
根據教育局於2013年11月給我們的數據顯示,現時啟晴邨及德朗邨正讀幼稚園的人數有900人,小學人數有1500人,中學有2000人。我們擔憂如果工程再次發生延誤,將令學生跨區上學的問題惡化,屆時舊區學校學額亦將爆滿。
就此,民主黨促請教育局:
- 檢討建校政策,日後建校工程必須與新公屋項目同期落成;
- 確保兩所學校的工程能如期於明年9月峻工,讓學校能盡快投入服務。
- 盡快為啟晴邨旁原預留重置文理書院(九龍)的校舍申請撥款,讓學校工程盡快動工。
2. 關注2015年安達臣發展區內的學位供應問題
按規劃安達臣發展計劃南面的公共房屋發展將於2015年年底開始安排居民入伙,政府已於安達臣發展區內預留土地興建1所中學及1所小學校舍,但按資料顯示,教育局對有關土地仍未有任何發展計劃及學校編配,質疑學校未能於2015年底與屋邨入伙時同期落成。
民主黨促請教育局能涉取啟德發展區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為安達臣發展區作周詳規劃,學位供應需配合發展區內房屋的入伙情況,同期落成,以免苦了學童及家長需要,令他們於數年需經歷多次轉校或未能就近就學。
3. 關注學額不足 學校被逼「小班變大班」
民主黨一直十分關注觀塘區居民的教育問題,面對着6歲適齡學童的人口推算數字,預期觀塘區小一學位的需求將於2016/17至2018/19學年達到高峰,故未來數年觀塘區小一學額將面對供不應求的情況,觀塘區大部份學校需面臨「小班變大班」的情況,即每班人數需由現時的25人增加至30人,油塘更有兩間學校加至每班34人。民主黨對教育局欠缺周詳規劃,令學校被逼要「小班變大班」,影響學童的學習環境及教學質素。
民主黨再次要求教育局能因應學童的學習需要,保持教學質素,以「先設校開班、後加派」的方法解決觀塘區小一學額不足的問題。
總括而言,我們抗議教育局之建校政策未能配合新公屋的發展,違反「就近入學」原則。再者教育局更沒有長遠規劃,觀塘區一方面面對學額不足需要「小班變大班」,另一方面則有校舍用地未能及時發展,浪費土地資源。
因此,民主黨要求教育局能周詳及妥善解決觀塘區學額不足問題,建議教育局能以「先設校開班、後加派」的方法解決,避免「小班變大班」的情況下影響教育質素。民主黨更要求教育局能檢討相關建校發展規劃,盡快落實安達臣及啟德發展區內多個預留用地的學校發展,配合人口增長,增加學位供應,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優質教育。
立法會議員 黃碧雲
社區主任(九龍東) 莫建成
啟晴德朗總幹事 蘇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