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委員會)將於5月8日在日內瓦舉行研訊,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特區)有關履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公約)的報告。本人將代表民主黨到日內瓦,向委員會就政制改革、新聞自由、單非孕婦、安老服務、平等的教育機會及房屋政策,表達我們的意見。
我們關注的問題如下:
政制改革方面,近來中央官員不斷提出一些政治標準如「愛國愛港」、「不與中央對抗」等來限制提名;又有建議提名委員會通過「機構提名」程序充當把關角色。這些都是以政治之名,行篩選之實,嚴重違反中央政府許下莊嚴的普選承諾,阻礙民主發展,若政制改革不能向前走,特區不能政通人和,必定會對特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政策有負面影響(報告14-21段)。
新聞自由方面,近年傳媒採訪和表達自由受到侵害,權貴干預香港電台的獨立自主,任由新聞工作者和傳媒機構被暴力對待,「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刺重傷,令很多市民都覺得新聞從業員的採訪安全受到威脅,令傳媒憂心重重,言論自由受到侵害,違反公約第15條的規定(報告197-202段)。
單非孕婦方面,就最近醫院管理局檢討產科服務後,決定公立醫院繼續停收單非孕婦,這決定帶有歧視性。港人內地配偶在合資格來港定居前懷孕,但因不是香港居民而不能使用公帑資助的公共產科服務,只能使用昂貴的私家醫療服務,制度造成不公(報告78-82段)。基層家庭因無法承擔昂貴醫療開支而不能來港生育,更違反公約第10條「政府應盡力保議和協助家庭的規定」。
安老服務方面,香港大部份家庭居住環境狹窄且家人無力照顧,很多長者只好尋求院舍服務,然而資助院舍極為短缺,輪候時間極長,近3萬長者輪候政府資助宿位,輪候期約為30多個月,當中每年有近5,000名長者在輪候期間死亡,反映問題極為嚴重(報告95-99段)。
平等機會教育方面,直接資助中小學制度拉闊貧富分隔,直資學校有空間和額外資源改善教學質素,但部份成績優異的學生卻因為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學費,而無法進入這些轉為直資學校的傳統公立名校,機會為富裕家庭的子女所壟斷,不公平的教育機會出現,影響貧窮學生向上流的機會(報告160-173段),違反公約第13條。
房屋政策方面,審計署於4月公佈第六十二號報告書,當中指出房屋署自2012年起的10年期的公屋建屋量為179,000單位,與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建議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70,000個單位,相距甚遠,顯示供應十分不足。驅使市民居住在劏房、工廠大廈,甚至無家可歸,政府亦未能提供足夠土地應付未來公營房屋建屋需要(報告35-37段),違反公約第11條「人人有權享受適當生活水平,包括適當之衣食住及不斷改善之生活環境」的規定。
公約對特區政府有規範作用。委員會於2001年4月審議政府提交的報告,並在5月發表審議結論時,批評政府沒有立法禁止在私人領域種族歧視,違反公約第2條不受歧視的內容。為回應委員會的指責,港府於2006年12月向立法會提交《種族歧視條例草案》,經2年多的審議,條例於2009年7月生效。委員會在2001年和2005年首二次審議特區報告後發表的審議結論,要求特區政府制訂最低工資,2001年促請政府設立扶貧委員會,2005年建議制訂貧窮線,這數項建議近年亦得到了落實。
本人將代表民主黨在日內瓦的聽證會上,向特區政府代表團提出上述的關注問題,促請政府切實執行《公約》的條文,保障香港市民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
在香港,民主黨亦將全力參與佔中運動,爭取符合國際標準的政改方案。另外,我們亦會約見醫院管理局討論單非孕婦
問題,防止出現歧視。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劉慧卿
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