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功成不必我在 (立法會議員 胡志偉 蘋果日報 撰文)
Thursday, April 17, 2014

我和兩位戰友郭紹傑、尹兆堅,為了爭取普選絕食384小時。支撐我繼續絕食的原因,除了戰友的互相扶持和鼓勵,更重要的是,行動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祝福和支持,讓他們更關注正在進行的政改諮詢。我們希望清晰告訴政府,為了爭取「無篩選,真普選」的特首選舉,我們絕不後退。

 

在絕食16天以來,雖然身體日漸虛弱,體重下降、容易感到疲倦和寒意,但頭腦比平日更冷靜。

 

回歸至今,民主黨為了爭取真普選,曾嘗試不同策略。1997年,為抗議不民主的臨時立法會,民主黨議員拒絕委任,全部「落車」以示不滿。2005年,政府建議增加五席區議員互選的功能組別。我不滿委任區議員仍可投票,讓政府和建制派操控議會,讓真普選遙遙無期。因此,我支持民主黨以「綑綁」形式,反對政府2007及2008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案。

 

2010年,民主黨就2012年選舉提出新增五席區議會功能組別,由全港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稱為「超級區議會」方案,並局限民選區議員才可參選。這是一個推動民主的過渡方案,即使仍屬功能組別,仍具有民意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超級區議會」方案讓政府沒有藉口拖延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和落實真普選。

 

回歸17年,民主黨為了爭取真普選,不斷抗爭,也嘗試對話,突破政改僵局。事後回望,我們所做的或許只有些微成效,甚或徒勞無功。不過,我們不會停下腳步,我們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爭取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沒有政治篩選,讓不同的政治力量均可參選,讓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因此,不論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民主化的提名委員會提名,都符合真普聯的三軌制,都應該得到政府和市民的支持,成為未來特首選舉的基礎。

 

絕食以來,不時有人冷嘲熱諷,認為絕食無用。然而爭取民主的路各有不同,大家不妨求同存異,對同路人的策略和行動給予包容和扶持。我想起華叔的話:「功成不必我在,成功我在其中。」相比華叔的一生奮鬥,我不奢望單靠絕食便可落實真普選。絕食若讓市民關注政改,推動更多的行動和抗爭,我已問心無愧。

 

胡志偉

泛民絕食者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