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泛民主派共取得88 席,其中民主黨取得47 席,反觀民建聯就獨取136 席,成績遠超整個民主派。民主黨,以至整個泛民陣營,必須反思選舉失利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收窄泛民與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的差距。
必須打破「農村包圍城市」困局
一些人以為區議會議席的得失,對整體政治形勢包括立法會選舉影響有限。其實區議會議席,對於欠缺資源的泛民政黨極為重要。選舉過程不但讓政黨新人練兵,培育政治人才,更讓政黨有寶貴的資源在地區設立據點,透過服務市民,發展組織和網絡,推動民主運動。 近年,建制派已在多區壟斷大多數區議會議席,並相當有可能持續增長,用眾多據點築成包圍網,然後嘗試逐步清剿區內頑抗的民主派。泛民主派如果未能扭轉局面,可以預見,我們在立法會選舉將面對「農村包圍城市」(註)的困局,遭建制派樁腳包圍而逐漸失去優勢。事實上,過往的立法會選舉結果清楚顯示,民主黨區議員服務的選區,往往是民主黨立法會選舉的重要票倉。
認清對手優勢收窄雙方距離
傳統經驗告訴我們,高投票率一般對民主派有利,但今次選舉投票率雖然是回歸以來第二高,但泛民主派的成績仍然未如人意。我們必須明白,市民投票的模式已經改變,高投票率不一定對泛民主派有利,但低投票率極可能為泛民帶來災難性後果。 每個選區的成敗,有其個別因素,難以一概而論,但我想指出,建制派的雄厚資源和成熟的社區網絡就如一部早已安裝妥當的龐大機器,只是運作愈來愈成熟。
早在2000 立法會選舉時,民建聯受「程介南事件」困擾仍取得高票,民主黨就已見識到建制派組織票的威力,並且參考其成功之處,發展自己的網絡。經過多年,民建聯在全港的鐵票已大幅增長,民主黨只能以有限的資源,在個別地區建立較為完善的網絡,收窄與建制派的差距。 根據我們多年的觀察,建制派區選的成功,並非朝夕之事,確實有長遠而精密的策略部署。他們先充分分析地區形勢,選擇進攻地區,編配合適人選,配合龐大資源,提供服務活動,建立網絡,並且不斷發展,將網絡愈織愈密,最重要是在網絡內,進行全面的選民登記,最後在選舉時,成功動員最大量的支持者投票,以及策略地爭取游離選票,將勝算盡量推高。
綜觀整個選舉工程,涉及全面的策略、龐大的資源調配、高度的統籌和發展技巧,所謂「蛇齋餅糉」的工作,其實只是整體策略其中最表面的一層,若我們繼續誇大其效用,而忽視建制派背後的精心部署,不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更令建制派在地區選舉部署,進一步拋離泛民主派。
泛民皆弱勢更應團結自強
現時泛民主派無論在資源和策略都落後建制派,兩者差距有如業餘球隊挑戰職業球隊。泛民與建制派競爭,必須充分認識和學習對方強項,再發揮本身的優勢,以抵消資源上的不利因素。此外,民主派政黨必須開拓及妥善運用資源,加速專業化,配合參選者全職化,方能拉近與建制派的實力差距,維持泛民在地區的政治力量。在現時的不民主政治環境,民主派政黨都處於弱勢,未來更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抗衡建制派。
發揮政治立場優勢抗衡對手
其實,資源上的優勢,只是讓建制派在較前的起跑線起跑,並不能確保他們先到終點。建制派總有其先天缺陷,他們保守和親政府的政治立場,總會在重要的政治議題,與普羅市民意見相左。此外,普遍市民遇到政府不公、大財團的欺壓等不平事,仍然較信任民主派會堅持公義,為他們發聲,能夠有效制衡政府、建制派以至大財團的壟斷和欺壓。加上泛民政黨各有所長,只要調配發揮得宜,我們還可以有力地抗衡建制派對手。
新人勝選民主承傳
民主黨在今次選舉新人輩出,共有14名新人當選,其中9 人屬於90 後年輕人,7 名曾經歷區選失利。他們都面對建制派強大的資源和網絡,在落後的形勢反勝實力雄厚的對手。新人的勝利絕非偶然和幸運。今次區選成績,反映市民對區議員的期望日漸提高,傳統的地區服務,固然能夠維繫市民的感情,但不足夠。市民期望區議員對於地區規劃建設,有更長遠和深入的見解,對社區問題有全盤的理念和建議。年輕人的新思維和動力,正正給予求變的社區新希望。更令我欣喜的是,今次勝出的年輕人,其實不少經歷過敗選,堅持以青春和汗水服務地區,配合民主黨的支援,最終成功打動市民。
選票的確會說話,我們必須堅持從政理想,同時細心聆聽和吸納民意,才能與市民走在一起。今次投票,市民傾向年輕人的態度非常清晰,民主黨亦明白民主運動必須承傳,民主黨年輕化的路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另一方面,民主黨共有13 名現任議員失利,不少是資深區議員,實在令我們傷感。他們過往多年在艱難的環境,仍然能夠連任多屆,足證他們堅實的工作成績,可惜高知名度、政績和感情都無法取得足夠支持,在多個選區都出現新人取代舊人的情况,正如民主黨新人取代對方老將一樣。情况令我聯想到,英國首相邱吉爾雖然在二次大戰帶領英國戰勝納粹德國,英國人民卻在戰後的選舉離棄他,因此邱吉爾留下「對偉人無情是強大民族的象徵」的名言(Ingratitude towards great men is the mark of a strong people)。
我們相信民主,就是相信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始終選舉是一場民意的競賽,劣敗優勝,就算他日全面普選,民主派都不能夠錯誤地假設市民必然會選擇我們。敗選只有尊重選民,勝出必須謙卑面對。今天市民傾向建制派,他日政治環境逆轉,建制派失去民心,市民一樣可以背棄他們。當然,我們不能守株待兔,必須為未來的戰機早作準備。
(註) 「農村包圍城市」:國共內戰時,中共對國民黨重要戰略,成功令中共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