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內地孕婦到香港分娩的得失利弊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11

內地孕婦到香港分娩的得失利弊

香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劉慧卿

2011.7.22

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問題沸沸揚揚 每年7月1日,特區政府會舉辦活動慶祝回歸,而民主派政黨和民間團體則組織「七一遊行」,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和訴求。今年七一遊行,有20萬人上街,其中包括港人的內地妻子,因為找不到病床分娩,頂著大肚子遊行,促請政府向她們提供床位。本港孕婦亦上街示威,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令她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每年數萬名內地孕婦來香港分娩,引起很多問題,閙得沸沸揚揚,政府進退失據,巿民深表不滿。

 

事情的緣由

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緣於2001年的「莊豐源案」。莊豐源父母皆為內地人,於1997年9月持雙程證來港探親期間誕下莊豐源。後來入境事務處將莊豐源遣返內地,其祖父提出訴訟,香港終審法院於2001年裁定,根據特區小憲法《基本法》第廿四條,不論莊的父母是否已在港定居,他們在香港所生的中國籍子女都享有居港權。自此,即使父母不是香港人,他們在港所生的中國籍子女擁有居留權,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享有社會福利和權利。 一間招徠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中介公司的單張,列出來港生子10大好處;

 

  • 1.可免簽證進入135個國家和地區;
  • 2.可輕鬆進入歐美等國留學及做生意;
  • 3.在內地可免考試進入名牌大學,也可選讀香港的大學;
  • 4.可享有12年免費雙語教育;
  • 5.可享有社會福利,申請入住公屋、領取綜援及老人金等福利;
  • 6.因為沒計劃生育政策,在港生第二胎不會被罰款;
  • 7.可享終身醫療保障,以廉價使用優越的醫療服務;
  • 8.居住環境安全,罪案率低,天災如地震及水災少;
  • 9.可自由出入內地及香港,並可在美、加、英、澳等國擁雙重國籍;
  • 10. 立即省下1,000萬港元,因內地移民須投資1,000萬元才可全家移民香港,但在港產子,孩子一出生就享有香港居留權,日後更可申請父母移民香港。
  •  

商業機構直接指出來港分娩的益處,而內地實行的「一孩政策」更推動內地孕婦來港生育,以逃避違反「一孩政策」需繳交罰款和其他懲罰。有來港生育的夫婦表示,來港生育的費用與超生罰款差不多。 自2003年,北京政府為挽救香港疲弱的經濟而推行港澳個人遊計劃(「自由行」),計劃至今已推廣至內地49個城巿,這些城巿數億戶籍持有人,只需辦理簡單簽證手續,便可來港逗留一周。自2009年深圳戶籍居民更可申請「一年多次」簽証,無限制往返香港,每次逗留一周。內地孕婦來港分娩,也非常方便。 父母都是內地人來港生育的嬰兒數目急遽增加。

 

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活產嬰兒數目

年份 活產嬰兒數目 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活產嬰兒數目
其配偶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其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其他 小計

2000

54,134

7,464 709 - 8,173

2001

48,219 7,190 620  

7,810

2002 48,209 7,256 1,250   8,506

2003

46,965 7,962 2,070 96

10,128

2004

49,796 8,896 4,102 211

13,209

2005 57,098 9,879 9,273 386 19,538

2006

65,626 9,438 16,044 650

26,132

2007

70,875 7,989 18,816 769

27,574

2008

78,822 7,228 25,269 1,068

33,565

2009

82,095 6,213 29,766 1,274

37,253

2010 88,200 6,169 32,653 1,826

40,648

 

特區政府「見步行步

香港的生育率自1994年持續下降,2003年更跌至最低點,只有46,965名嬰兒出生。產科服務需求下降,公立醫院決定削減病床數目及合併產科服務,令婦產科醫護人手過剩。當局認為,容許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可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亦可避免產科醫護人力資源浪費,並可提供足夠的服務量,讓醫護人員能維持專業水準。 可是,推行自由行後,內地孕婦到港分娩的人數由每年1萬人急升至去年超過4萬人,已超出本港的承受能力。其中夫婦皆非香港居民的孕婦由2003年的2,070人增加至去年的32,653人。

 

2005年:公營醫院套餐收費

在2005年之前,很多內地孕婦為了縮短住院時間以減少住院費,俟午夜剛過才衝入公立醫院急症室,分娩後不久即自行出院。這做法增加了難產、母親和新生嬰兒出現併發症的機會,醫護人員亦要承受感染疾病的風險。 主管公營醫院的醫院管理局於是規定,由2005年9月起,內地孕婦需支付產科住院套餐服務費2萬元,並需在預約服務時付按金。 實施產科套餐服務後,經急症室入院的問題變本加厲。產婦不預約及支付訂金,臨分娩時經急症室入院,前線醫護人員基於人道立場,被迫立即處理,事後孕婦拒絕付款,醫院亦無可奈何。有傳媒報導,一些集團向內地居民宣傳在港生子的好處,又經營酒店式住宿,安排孕婦在最後一刻經急症室入院,事後拖欠費用,這些做法令來港分娩人數急增,有些貧窮夫婦更將嬰兒留在香港,申請領取綜援。

 

內地孕婦使用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令公立醫院爆滿,很多本地孕婦被迫跨區接受產前檢查和待產。而公立醫院因接收大量內地孕婦,人手不足,嚴重影響服務質素。有孕婦羊水已穿,仍無醫護人員照顧,對產婦和其家人造成巨大壓力。 此外,有些內地孕婦使用私家醫院服務,有些私院因服務需求上升,增聘人手擴展產科服務,吸引公營醫院的醫護人員過檔,令公營醫院人手更加緊張。 市民的不滿、前線醫護人員流失和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迫使當局採取補救措施,包括增加產科病床和人手,並提高內地孕婦產科套餐收費至接近私家醫院的39,000元水平,沒有預約而經由急症室緊急入院的孕婦需繳交48,000元。

 

自2007年,公營醫院設產前服務中央預約制度,確保本地孕婦可優先預約產科服務,私營醫院亦引入預約制度,內地孕婦須先在本港醫院預約及接受產前檢查。醫院會向已預約及繳交住院訂金的內地孕婦發出預約確認書,處於懷孕後期的內地孕婦若未能出示預約確認書,可能被拒入境。 全力接收內地孕婦「賺快錢」 新措施對改善撇帳和衝擊急症室的情況頗有成效。在實施新措施前,超過八成內地孕婦經急症室入院。2009-2010年經急症室入院的產科病人降至3,900宗,為內地孕婦的一成,但對確保來港產子的孕婦數目是在醫療體系的承受範圍內,卻是成效不彰。 即使醫院大幅加費,內地孕婦數目仍持續飊升。2010年有88,200名嬰兒在香港出生,其中32,653名的父母不是港人。私家醫院和醫生生意滔滔,接收74%的內地孕婦,每年賺取數以十億元的收入。

 

內地孕婦在公營和私家醫院所生嬰兒數目

年份

內地母親  所生嬰兒數目 公立醫院

私家醫院

2007

27,574 9,099  (33%)

18,475

(67%)

2008

33,565 10,741  (32%) 22,824  (68%)
2009 37,253 10,431  (28%)

26,822

(72%)

2010 40,648 10,568  (26%) 30,080  (74%)

為了要做更多生意,私家醫院由公營醫院高薪挖走醫護人手,大肆擴張。部份公營醫院醫生則轉為私家獨立執業,在私家醫院「掛單」,以合作關係提供醫療服務。 結果,公營醫護人手嚴重流失,2010年婦產科醫生流失率超過一成,資深顧問醫生和副顧問醫生流失率更高達16.6%及22.2%。因為七成本港孕婦在公營醫院分娩,公營醫院人才流失、人手不足、服務質素下降,蒙受損失的是本地孕婦,當局是難辭其咎。

 

2011年:公營醫生流失問題白熱化 由2003至2010年,每年出生的嬰兒由46,965增加至88,200名,行政當局並沒正視醫護人手短缺的問題,任由公立醫院人手流失,產科醫護人手的平均年資更不斷下降,直接影響醫護質素。 今年三月,一向埋頭工作的前線醫護人員忍無可忍,公開表達不滿。眼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不斷增加,明年更是龍年,中國人希望誕下「龍仔」、「龍女」,極可能湧現「生仔潮」。多間私家醫院正摩拳擦掌,計劃增加病床。若任由私家醫院擴展生意,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因此多家公立醫院婦產科醫護部門主管組成「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收集醫護人員簽名,要求限制內地孕婦數目。 內地孕婦來港分娩亦增加公營醫療初生嬰兒服務的壓力。

 

由於內地人在港所生的嬰兒有權享用香港所有福利,入住公營醫院的費用只是每日100港元,私營醫院更一般不設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幾乎所有早產或高危嬰兒都被轉介到公營醫院處理。一些使用公營醫療的內地孕婦沒有做產前檢查,臨分娩衝急症室入院,更有報導指私家醫生在床位不足的情況下,為未足月的孕婦剖腹產子,這些做法都增加嬰兒出現問題的危機。因此,公營醫院初生嬰兒服務受到的影響比婦產科更嚴重。2010年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住用率高達108%,個別醫院更高達160%,遠遠超出醫療體系的負荷能力。 公立醫院兒科醫護人員亦組成「新生兒科服務關注組」,指平均每100名初生嬰兒有2.5名早產嬰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按此推算,公立醫院100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病床,只能接納 7.5萬名嬰兒在港出生。

 

2011年:設私家醫院配額如「拉牛上樹」

醫生群情洶湧,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醫生被迫與私家醫院和兩個關注組的代表會面,決定每年年初訂出下一年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配額,由政府作中央統籌。 公立醫院於六月宣布大幅調低明年非本地孕婦預約產科服務的名額,由2010年的9,800名削減至3,400名,削減約三分二。政府與私家醫院拉鋸後,決定10間私家醫院明年接收內地孕婦的名額是31,000個,相當於2010年的水平。 根據過往經驗,香港在龍年的出生率約增加一成,明年本地孕婦所生的嬰兒估計為52,000人,加上內地孕婦的35,000個名額,再考慮名額封頂後,不預約而臨盆時衝急症室入院分娩的個案急升的因素,明年在港出生的嬰兒總數相信將維持在8.8萬水平,遠超100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病床所能承受的7.5萬。政府無法說服私家醫院大幅減收內地孕婦,只好增加10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病床,紓緩短缺的問題。 產科服務名額封頂,奇貨可居,私家醫院坐地起價,以被戲稱「生仔醫院」的浸會醫院為例,新措施六月推出,七月其分娩套餐收費已上升三成。本地孕婦不但需承受大幅上升的費用,更因需求殷切,收費較廉的私家醫院極快爆滿,有醫院指懷孕20周以上的本地孕婦已預約不到服務。私家醫院一床位難求,孕婦必須光顧能找到床位的醫生,因而不能自選心儀的醫生接生。香港的醫院和醫生忙於照顧內地孕婦,令本地孕婦承受諸多不便和損失,怨氣衝天,曾蔭權領導的政府應被嚴厲譴責。

 

問題的反思

受害者:港人內地配偶

另一批受害者是香港人的內地配偶。 特區政府在2003年訂立人口政策,規定只有在港住滿七年的人士才符合資格享用以公帑資助的主要社會福利。在公營醫療方面,符合資格人士為持有香港身分證的人士及身為香港居民的11歲以下兒童。 港人的內地配偶屬於非符合資格人士,與其他內地孕婦一樣,到公立醫院分娩需支付套餐收費。2007年公營醫院提高收費至接近私家醫院水平,很多中港家庭因無力支付39,000元費用而叫苦連天。 最近政府宣佈明年公立醫院大幅減收內地孕婦至3,400名,令中港家庭更痛苦不堪。去年在公立醫院分娩的港人內地配偶為3,487,明年港人配偶要和內地孕婦爭奪3,400個名額。若她們轉到私家醫院分娩,套餐連醫生費平均是6至7萬元,大部份中港家庭均難以負擔。這些孕婦回內地分娩亦困難重重,夫妻分隔兩地,分娩期間產婦和年幼子女無人照顧,回鄉生第二胎的家庭更面對超生罰款,因此孕婦被迫在港逾期居留,臨分娩時衝急症室入院,對產婦、嬰兒和前線醫護人員都造成巨大壓力和危險。

 

父母不是港人的嬰兒只要在港出生,便可擁有居港權,但中港家庭的子女,卻因父母沒有能力支付在港分娩的費用而要在內地出生,嬰孩要等候獲內地當局批出「單程證」才可來港定居,實在不公平。因此,筆者認為,公立醫院只應為本地孕婦及港人的內地配偶服務。 面對這困局,中港家庭極力抗爭、請願,甚至有孕婦攔路跪求局長,政府仍拒絕將港人配偶和其他內地孕婦分開處理。

 

醫療產業的迷思

大批內地孕婦來港使用產科服務,表面上有利醫療產業發展,其實卻是有極負面的影響。 香港專科醫生的培訓工作由公立醫院承擔,現時大批中、高層醫護人員轉到私家醫院,公立醫院員工出現斷層,更影響專科培訓。婦產科服務一枝獨秀,內科、老人科等服務本地貧苦大眾的專科,乏人問津,對各專科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內地夫婦花數萬元來港分娩,每年為私家醫院帶來10-15億元收入,其實是廉價取得居港權。私營醫療食髓知味,日後若當局推行任何阻礙其賺取利潤的政策或措施,必遭到反對。政府與私家醫院周旋數月而無法迫使其減收內地孕婦,足以為鑑。

 

對未來人口影響深遠

過去5年出生的嬰兒,超過12萬名的父母都是內地人,未來10年將有數十萬內地人子女享有居留權,有權使用本港福利,卻未必會在香港發展,對人口結構、服務規劃造成不穩定因素。近日大批內地人在港所生子女由深圳來香港打針及醫治,鄰近深圳的北區,公營母嬰健康院爆滿,便是一個例子。 香港的人口政策,對港人的內地子女、配偶或父母來港團聚和使用本港福利,訂下配額、申請資格等各種限制,優秀人才申請來港居留亦有各種關卡,投資者至少需投資1,000萬元才可取得居留權。但內地夫婦只要支付數萬元分娩費,其嬰兒便可立刻成為香港人,這是政府制訂人口政策時始料不及。

 

香港人口持續老化,未來20年,這些內地夫婦的嬰兒長大前,撫養率會否更加沉重?民主黨的調查發現58.7%被訪市民不歡迎父母都是內地人的嬰兒在港出生,政府如何處理巿民的情緒? 對於以上問題,政府從沒有檢討或諮詢民意。社會輿論、學者和政黨提出各種建議,要求成立跨部門小組制訂應對措施及進行長遠規劃,政府全沒回應,無視這問題對醫療體系和整體社會的深遠影響。

 

結語

香港女性的生育率長期處於低水平,讓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本來無可厚非。可是,政府在處理問題時,短視功利,著眼於一時金錢利益。迷戀眼前產科服務獲取的收入,任由私家醫院接收內地孕婦來港生育,令本地孕婦承受服務下降、開支增加的惡果。 港人的內地妻子和新生子女,絕大部份將會來港定居,容許港人的內地妻子來港生育,使用香港的優質醫療服務,保障母嬰健康,對中港家庭和香港社會都是有利。可是為了節省住院開支,公營醫療向港人內地妻子徵收高於成本的分娩費用,迫使她們鋌而走險,臨分娩才衝急症室入院,影響母嬰健康。

 

中港家庭的怨懟和本港巿民的排拒情緒日積月累,實非香港之福。 與此同時,政府又欠缺視野,內地夫婦來港所生子女可享居港權和各種福利,對香港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影響深遠,政府卻不加正視,由食物衞生局獨自支撐,無視日後社會需承受的沉重包袱,由私家醫院決定獲居港權人數,實在是進退失據,造成慘不忍睹的局面。一葉知秋,特區政府的管治缺失實在令人擔憂和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