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何俊仁:民主量變 推動終極普選 《明報》
Thursday, June 17, 2010

民主黨最近和中央政府代表就政改問題進行正式對話會談,提出了3點要求:

 

(1)中央須說明在2017年實行普選行政長官時,沒有高門檻的提名程序和任何篩選預選的機制;而在2020年實行普選立法會時,再沒有任何功能組別的存在。

(2)在2012年,新增的區議會功能組別改變為:由區議員提名,由全港現時沒有功能組別投票權的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使全港選民可以享有一人兩票,即一票功能組別和一票地區直選。

(3)就2016、2017以至2020年政制的具體內容,日後由中央和民主派代表繼續進行對話會談謀求共識。

 

在6月7日人大副秘書長喬曉陽就上述第(1)點作出了回應,但卻未能促使香港市民釋疑。他對普選定義和安排的說明,引起了更多的問題。就第(3)點,中央政府的代表則表示:無論政改方案是否通過,他們準備繼續與民主派溝通對話。至於民主黨提出的第(2)點,即區議會改良方案,喬曉陽以及代表中央對話的李剛均大潑泠水,但卻沒有完全把大門關上。

 

最近,我一再被問及:民主黨是否願意先處理2012年的方案,而將2017和2020的政改問題留待日後繼續會談。今天,是一個關鍵時刻,我必須作出自己的一個重要決定。 有鑑於此,我個人決定提出:若政府接受民主黨提出的2012區議會改良方案,我作為黨主席將建議黨大會通過支持,並繼續全力爭取不遲於2017和2020年落實真正的雙普選。

 

簡單的說,我的建議是要在今天爭取一個階段性的、有實質進步的成果,並要在未來10年進行持續和長久的民主抗爭。有人指摘本人的階段性協議是放棄了長遠的民主理想和目標,這是不符合事實和不公道的。 正面支持的理由 有人問,如果無法保證未來談判的成果,今天有足夠的理由去支持2012的區議會改良方案嗎?我正面支持的理由如下:

 

(a)通過改良方案的結果是增加了5席直選議席和5席全民選的功能議席。10個新增的全民選議席,具體而實質上增加了整個立法會的民選成分,促使立法會有較好的民意基礎推動全面民主的發展方向。

(b)從最近浸大的民調觀察,社會上有七成人士希望政改方案能有具體的改善並通過。剛剛公布的中大民調,支持和反對通過民主黨2012改良方案的比例是58:32,因此,民主黨的改良方案比政府方案的支持度高11%。而我更相信:如果政府真正提出此改良方案,支持度會再增加。今天,確實有不少支持民主的市民,希望政改能沿民主方向有所突破,而不要老困在僵局中。

(c)提出2012改良方案亦是給予中央表達誠意的機會。倘若中央願意改變原先強硬僵化的立場,這會為未來進一步對話會談帶來更友善的氣氛。在此,我亦要指出:未來當然要有強大的社會運動和議會壓力的配合,會談才能對民主有利。但無論任何行動,任何以和平理性非暴力形式帶來的改變,最後必須要透過會談才可實現。

(d)倘若今天我們得不到中央對2017和2020落實真普選的保證,便全面否決2012階段性的實質民主成果,日後的路會否更容易走呢?我的答案是「不會」。我反而相信:若民主派輕易放棄能夠取得到的階段性的、實質的進步成果,反而會使很多支持民主的溫和市民覺得氣餒和厭倦,從而放棄未來的抗爭,這將大大削減支持未來民主抗爭的實力。

 

倘若失敗 將承擔一切政治後果 高舉理想主義旗幟而不接受階段性妥協的民主朋友,當然亦有他們的論述和理據,他們投反對票來抗議中央至今拒絕承諾2017和2020落實真普選,亦會顯得振振有詞。但他們絕不應質疑:支持2012改良方案的民主派,放棄了民主的目標和理想。由於這方案目前得到58.6%的市民支持,難道支持此方案的市民,同樣都放棄民主的理想嗎?因此,無論支持和反對2012改良方案的民主派,面對的政治分歧,只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

 

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在中國大陸仍實行一黨專政之時,香港要爭取真普選和進行民主的政黨輪替,真是談可容易?但香港亦有空間和條件,利用我們享有的自由,把民主的大門逐漸逼開。改變是可能的,但要倚賴不同階段積累的漸變,才可帶來不可逆轉的大變。由量變而質變,由局部民主推至全面民主的過程,由階段性擴大議會的民主力量到實現終極普選,是一條多元崎嶇、艱辛漫長的路,需要整個社會支持民主的團體和人士,互相尊重和互不攻擊,共同努力和持久奮鬥。因為,爭取民主的方式多元,途徑不一但目標相同。各民主黨派須懷「和而不同,殊途同歸」的胸襟,分歧不是分化,分途不是分裂,多元更可並舉,才能產生同路人互相呼應和配合的正面效果。

 

最後,中央和特區政府是否願意接受民主2012的區議會改良方案仍是未知之數,建制內較開放的人士仍應盡最後的努力。若政府真的接納民主黨的方案,民主黨便要在6月21日的大會上投票,決定是否接受這個階段性的談判成果,並繼續在未來歲月爭取落實2017和2020雙普選。作為民主黨的主席,我當然會全力游說黨員支持;倘若失敗,我將承擔一切的政治責任和後果,包括引咎辭去主席之職。

 

民主黨主席 何俊仁

(摘自2010年6月17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