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事件已發生了近兩個星期,不論是電子及報章傳媒報道,以至民主黨各地區辦事處所收到的投訴個案,均反映出有不少根本不懂投資的長者或草根市民,以至有些知識水平不錯但並非財經專業的小投資者,也容易被誤導購買了這類高風險的信貸相連結構性產品,而且引發出各個悲情故事,直接影響不少家庭生活。 高風險債券導致不少家庭悲劇 從我們收到的個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有個家庭賣掉了房子轉租屋住後,母親把錢放在銀行做定期生息,以為安全萬分,卻不敵銀行職員游說轉買「迷你債券」,如做定期相若,定期收息,到期收回本金。雷曼兄弟出事後,她怕丈夫責難,一直不敢告訴丈夫,自己偷偷出來參與各類雷曼苦主的申訴行動,以求討回公道及本金,一力承擔所有責任,精神受盡折磨。但試問,這全是她的責任嗎?銀行推銷時為何不清清楚楚告知這是信貸相連的結構性衍生工具,風險極高?為何不清楚告知發行人或擔保人的風險,七間掛鈎公司中,一間信貸有事,可能全部失去本金?
在另一個個案中,妻子坦然告訴丈夫出事,頓時被丈夫大罵她貪心、拿家庭辛辛苦苦存起來的積蓄進行賭博行為,妻子本來不是拿錢去賭,以為做定期,安安穩穩,卻背上「賭錢」的責難,夫妻大吵不知多少天?我衷心希望受雷曼兄弟事件影響的家庭要「共患難、相扶持」,不要把責任全歸究於家庭成員之上,要知道缺乏有效監管及銀行濫售產品之下,就連大學教授、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也容易上當呢! 令人髮指的是,個別銀行竟漠視客戶能承受風險的能力,只要有筆定期便勸買「迷債」或「票據」,不顧他們的血汗錢是要用來醫他們的長期病患、要用來供子女讀書、要用來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有個別銀行在風險評估上,把產品評為高風險,卻向平穩型、要求低風險的客戶推銷!
試問,對患有癌症的人、患有長期病患的人、六七十歲以上的長者、退休人士或是靠執垃圾維生的草根階層,銀行還認為他們適合投資高風險的衍生工具金融產品及承擔失去畢生積蓄的風險嗎? 今日是雷曼兄弟出事,明天不知是甚麼擔保人或空殼公司(發行人)出事,若更多家庭因買了各式各樣的「迷債」或「票據」,而承受不了這麼高的風險,增加更多家庭紛爭、不和、互相埋怨,甚至萌輕生之念,日日夜夜到銀行討回公道,以致大家對銀行信心盡失,是我們承受得起的社會代價嗎?
同刊於2008年10月11日文匯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