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政府應公布醫療開支承擔額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上周官員在本報撰文,批評筆者關注醫療開支大增,會令市民的供款額不斷上升至超出負擔能力的文章「多有謬誤」,但筆者實在看不到官方文章指正了筆者的甚麼謬誤。相反,筆者愈深入研究,愈擔心醫療融資的供款額會令下一代負擔大增。市民並非不願意供款 所謂「公共醫療開支」,是相對於「私人醫療開支」而言。病人到私家醫生看病,繳付的費用,便視為「私人醫療開支」;到政府診所看病的費用,則歸入「公共醫療開支」,這部分的資源,現時基本上由政府支付。

 

「醫療融資」其實就是稅收不足應付公共醫療開支,解決辦法有幾種:1.將更多市民導向私人市場,如強制市民買保險用於私營服務,即原來由稅收支付的公共醫療開支,變成由市民支付的私人醫療開支,公共開支便可減少。2.由市民儲蓄,屆時退休人士,靠自己的儲蓄支付愈來愈貴的醫療開支。3.由市民「集腋成裘」,例如加稅或供全民保險,即原來由稅收支付的開支,改由市民額外供款為政府提供資金。無論如何,3種方案也確實加重了市民負擔,而日後私人醫療開支佔總開支的比率會將愈來愈高。從這角度看來,政府的承擔其實減少了。

 

筆者相信,市民並非不願意供款,只是希望供款「有個譜」,能得知供款額,以及供款能真正解決問題。若市民供款後卻不能解決醫療開支大增,那麼政府便應重新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屆時才大幅增加市民供款額。筆者看過官方的推算,正是擔心政府提出月供500元不能應付醫療開支,而日後每月供款額可能高達2,000多元,希望政府注視,及早尋找解決辦法。 將責任推給下屆政府 筆者試以2010年數據推算,發現市民月供500元行不通。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到了2010年,公共醫療開支將增至585億元,按現時政府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14.7%,而醫療開支只佔政府開支17%計算,屆時政府只會承擔440多億元,餘下的140多億元便要由市民承擔。筆者推算過,約200萬薪金逾入息中位數的打工仔,每月供款接近600元,才能應付此筆開支。

 

換言之,每月供款500元是「入不敷支」,莫說可以「儲蓄」。政府所指的「康保儲備」,真的行得通嗎? 既然政府要推出醫療融資計劃應付日後不斷增加的醫療開支,便應開誠布公告訴市民,要供多少錢才可以應付醫療開支增加。筆者試圖按官方數據推算,發現供款300至500元,根本遠不足以應付醫療開支的需要,因而擔心融資計劃會超出市民負擔能力,不料官員只以「這屬來屆政府的工作範疇」,暗示無法推算未來政府願意負擔的數額,也沒有提供市民要供多少錢才能應付醫療開支增幅。 筆者認為,政府要市民供款,但卻將政府願意承擔多少的責任推給下屆政府,這樣做對市民並不公平,難道市民可以回應政府:「不夠錢是下一代的事,留待下一代去解決好了」?

 

同刊於2008年4月23日新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