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2033年月供 2,400元強醫金
Wednesday, April 16, 2008

醫療融資諮詢文件推算,公共醫療開支因人口老化,將由2004年的約380億元,增至2033年的1,866億元。政府表示日後不可能完全由稅收支付醫療開支,因而要推出醫療融資,另覓新資源。雖然諮詢文件提出了六個方案,但是坊間也知道政府屬意第六個方案,即等同強醫金的「個人健康保險儲備」。若一如諮詢文件所推測,25年後公共醫療開支增至近1,900億元,筆者很疑惑,完全由市民承擔醫療開支不足,市民的負擔會過重。 加上舊債供款額更高 根據諮詢文件數據,到了2033年,本地生產總值約為34,000億元。諮詢文件內的醫療融資研究概要假設政府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兩成,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政府一向的政策是將「公共開支」佔生產總值的比率控制在兩成內,而因政府開支不包括營運基金及房委會的開支,故數額較公共開支低,而且歷史上政府開支從未達到生產總值兩成,故政府開支佔生產總值兩成的假設是錯誤的。以2007/2008年度為例,政府開支只佔生產總值14.7%。

 

筆者以此為推算起點,得出到了2033年,政府開支約為5,000億元,而當中17%,即853億元,將用於醫療服務。因此,屆時市民要補貼1,013億元,才能使公共醫療開支維持於現時的服務水平。那麼每人要供多少錢才可以補貼1,000億元醫療經費? 根據統計處的人口推算,到了2033年,香港介乎15歲至65歲的人口只有530萬人,較2006年只增加了30萬人。 筆者假設勞動人口約為400萬人,較現時360萬稍多。政府的方案要一半工作人口(入息達中位數以上)供款,即約只有200萬人,屆時每名市民每年的供款額,便需高達51,000元,月供4,200元。當然,25年後,工資增長了,屆時4,200元,即等於現時2,400元的幣值,才能應付醫療開支。不過,這只是樂觀的估計,因為這個數額尚未計算康保儲備戶口的行政費,以及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的利潤。

 

再者,上述推算只假設之前的供款足夠應付醫療費用,否則新供款加上舊債項,供款額會更高。 遠超市民可負擔水平 或許你以為筆者誇大,但是諮詢文件也承認,方案六要市民月供300元至500元,根本不足以應付公共醫療開支增長。諮詢文件第13.6段明確指出,「預期到了2033年,個人康保儲備可在預計政府會提供的公共醫療開支經費之上,提供約22%的額外經費。」正如上文提到,到了2033年,政府只會支付800多億元醫療經費,佔所需開支46%,即使康保儲備能提供額外22%經費,我們尚欠近600億元經費,不足的經費從何而來?政府沒有交代。

 

但若政府的推算正確,而公共醫療開支的差額全由市民分擔的話,每月300元至500元供款,根本不足以慼付額外的醫療開支。若市民的供款要足以應付額外的醫療開支,則每月4,200元供款,根本遠超市民可以負擔的水平,諮詢文件要市民供款,但結果卻返回起點:即使市民供款醫療經費仍然不足,那應怎麼辦?

 

同刊於2008年4月16日新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