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政府估計本年名義經濟增長約為6%,而今年首三季,本地生產總值總和,已較去年同期高出8.5%,顯示今年的經濟表現可能再次比政府預測為佳,而剛公佈的失業數據顯示失業率下跌至3.6%,是九八年以來最低──不要忘記的是,九八年初,勞動人口只有約三百二十萬,現在勞動人口增至三百六十萬,淨增加職位為四十萬。以上的數據都顯示香港經濟穩定增長,稍令人擔心的,是通脹重臨、股市調整和貧富懸殊惡化。 經濟增長引致通脹無可避免,今年的通脹應介乎2%至4%之間,整體來說未算十分嚴重。
不過,普羅市民已感到通脹的壓力,因為從內地輸入的食物價格大增,即使整體通脹不嚴重,對普羅市民的影響卻很顯著!但是,通脹過高,不但影響普羅市民,也影響整體的經濟發展,故此政府在可能範圍內,也應該盡力遏抑通脹。由於港元跟美元掛勾,政府無法以貨幣政策導引通脹至目標水平,可以做的不多,但在財政政策方面,政府應避免無必要地擴張,例如在預算案不應「為派錢而派錢」。 另一隱憂則是股市的表現。香港股市已由零三年八千多點的低谷,升至今天的二萬七千點,期間更曾突破三萬點,到底股市會持續上升,還是會下調對明年香港的經濟表現影響極大:如果股市下調,財富效應減退或消失,便會影響其他經濟環節,如消費、旅遊及零售業,繼而影響到基層市民。相反,如股市持續上升,明年經濟繼續好轉的機會更高,但股市的風險也很高。當然,股市不可能無止境地上升,政府也不應托市,但應考慮股市調整可能帶來的風險。
至於貧富懸殊,隨著失業率下調工資開始上升,情況也可能改善。政府應趁此時機,致力紓緩多年來未及解決的問題:弱勢勞工。儘管整體就業情況改善,但部份群體的就業率仍然高企。今年八月至十月間,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的失業率雖然已是新低,但只是僅僅低於兩成,仍遠高於當時整體失業率3.9%;截至今年十一月,仍有三萬三千個家庭因為失業要領取綜援,遠高於九九至零一年,而因低收入領取綜援的個案數目只是輕微減少,可能反映即使綜援受助人能覓得工作,工資仍然偏低!至於建造業工人,去年年底失業率則已跌至7.3%,已回復至九八年的水平。 上述情況可以說是結構性失業問題:對於大部份人士來說,經濟好轉,尋找工作便容易,但是對於這批市民,他們大多是欠缺學歷和技能,或者技能與需求錯配。
當然,提供職位是市場因應供求而出現,但是筆者要指出,這批市民可能在過去幾年一直失業,或只獲得短暫的工作機會,工作技能已生疏,如果他們在今天的經濟環境仍然無法覓得一份工作,他們可能會一直失業下去,對社會而言,這是人才的損失,也間接推高薪酬;我們要確保所有人受安全網保護,但當越多人要依靠福利,社會的負擔也會越重。因此,政府這時候制訂其經濟及勞工政策時,應致力促使這群弱勢勞工能投入市場,減輕因未善用人才而同時出現勞工短缺和失業的情況。
同刊於2008年2月盛世雜誌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