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便是年初一。新年是孩子的大節日,以往孩子在過年有新衫穿也有好Å菜吃,對現代的兒童而言,新年剩下的意義,可能只有放假和?利是。很多年輕夫婦都不生育,即使有孩子,也是一個起兩個止,家中長輩的利是預算,便集中在這一至兩名小孩,他們可以名副其實地「過肥年」。不少家長都會趁這機會,教導孩子將利是錢儲起,留待日後使用,而不是在不到一兩個月便將錢用完。善用盈餘以真正惠及市民 筆者突然談起利是錢,因為今年政府的財政狀況,就如同孩子過新年一樣,突然多少一大筆盈餘,都心癢癢都買這買那滿足自己的願望,卻看不到自己日後可能更需要這筆錢。小孩子需要提點,政府也一樣——不要一次過花完這筆額外的錢,否則要用起來時便很惆悵。
應盡量避免增加市民負擔 今年政府盈餘逾千億將成事實。政府剛公佈截至去年12月,政府已有860億元盈餘,但政府尚有幾百億元薪俸稅和利得稅未入帳!當盈餘逾千億元,再增加多少,意義其實不大,重要的,是政府如何令盈餘真的惠及市民。 減稅或退稅或者都免不了,但筆者認為政府應運用盈餘,應避免再增加市民的負擔。醫療融資已迫在眉睫,政府千萬不可以這麼快用完這筆仿如「天降橫財」的盈餘,到了醫療開支不夠用,便向市民伸手,要求市民醫療供款。 戰後5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即所謂嬰兒潮,幾年後便會踏入65歲。長者都免不了有些小毛病,而且人數眾多,10年內,香港的銀髮一族便會超過100萬人,現時由稅收支付的醫療開支便會急促上升,如果單靠收稅,政府可能每年都會面臨赤字。政府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計劃開徵醫療供款,希望市民供款支援部分醫療開支。醫療融資有需要,但是可能會加重市民的負擔,筆者根據政府的數據推算,12年後,市民的供款額,接近市民薪金的一成,才勉強能應付稅收無法支付的醫療差額,對基層市民來說,負擔極沉重。 建議成立「高齡人口基金」 1995年初,政府撥出70億元,成立了一個「公務員退休儲備基金」,其目的是「當萬一政府未能自政府一般收入支付公務員退休金時,用以支付有關款項」。
公務員退休金一直以來都是由稅收支付,另立基金是因為若有愈來愈多公務員退休,用於支付退休金的開支便會迅速增加,日後大有可能出現政府無法支付退休金的情況。於是回歸前政府便撥出一筆專用於繳付退休金的撥款,一旦有問題,公務員賴以生活的長俸在短期內不會受影響。 筆者建議成立「高齡人口基金」的原理也是一樣,將今年的「利是錢」撥一部分出來「放在銀行收息」,日後稅收不足以支付醫療開支時,可以先從基金提取出來,幫補一下,到了基金的錢用得七七八八,市民和政府再商討如果做醫療供款,屆時供款額相信能大大減低,希望政府有普羅家長的智慧,不要這麼快便用完這筆「利是錢」。
同刊於2008年2月6日新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