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庫房「汛情嚴峻」,盈餘太多,政府「為派錢而派錢」的機會極高,但真的沒有更好的方法運用盈餘嗎?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表明,「政府不可能無止境地增加公共醫療開支,我們必須同時引進輔助融資安排」,意思極可能指市民要為自己的醫療費供款,如同供強積金一樣。曾蔭權還表明年底便諮詢。
政府一邊派錢,另一邊又想從市民口袋中收錢,是否有點多此一舉?為何政府不將額外盈餘儲起,應付日後部份醫療或福利開支,真的不足夠時才考慮由市民供款?這樣,即使要供款,數額也可以大大減低。用盈餘減輕市民負擔,不是更勝於派錢嗎? 「派錢」基層難受惠 這正是筆者要求政府成立「高齡人口儲備基金」的原因。人口老化引致醫療等開支增加的壓力迫在眉睫,然而醫療供款有兩個必然的假設:
(一)、低收入也要供款。因為醫療開支費用龐大,如果只由納薪俸稅的人承擔,稅率可能極高。為了攤分供款額,大批低收入市民也要供款(否則增加薪俸稅更簡單方便)。
(二)、日後市民使用醫療服務時,仍要收費避免濫用。而且,供款可能有上限,即如同強積金:多於三萬元的入息不用供款。如此一來,醫療供款必會加重低收入人士負擔,所以,供款額越低對基層越有利。如果政府選擇派錢,最能受惠的人將是高收入的納稅人、有物業的業主及大地產商等等,基層市民可以分享到的,連抵銷通脹也未必可以。以今年施政報告為例,減稅五十億元,但生果金一毫子也不加,用「畭薄」去形容,並不過份。筆者不贊成政府為派錢而派錢,而應該用盈餘「錢搵錢」,未雨綢繆應付人口老化引致的醫療和福利開支,將市民醫療供款,減至越低越好。
「錢搵錢」永遠較市民工作所得的薪金增長快速,以外礇基金為例,九七年外礇基金累計盈餘──歷年投資收入總和──只有一千九百億元,至○六年,居然增至五千一百億元,增二點七倍!而外礇基金的投資回報其實並不高,每年平均只不過是百分之七而已!具體來說,民主黨建議:從政府今年高達八百億元盈餘,撥出三至五百億元成立「高齡人口儲備基金」,再將外礇基金每年投資收入一半,即約二百八十億元,注入基金成為恒常收入,這筆基金滾存起來,應付部份醫療或福利開支,減低市民供款額。這樣,政府「不會因經濟問題而不能就醫」才是實在的承諾!
這個方法,美國的大學及中學其實已廣泛應用。美國不少大學,都有一筆巨額的基金,賺取巨額投資回報。以哈佛大學為例,該校的基金高達二千七百億港元,去年的投資回報高達兩成三。 欠的是經常性收入 這筆基金既有助於學術研究、給予教授合理待遇,更能避免將教學成本全數轉嫁予尚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英國多數大學,只由稅收及學費支持,近年有指英國大學的教授,因為薪酬偏低,一些講師的薪酬,只不過一萬多港元,下課後往往要兼職,影響教學的質素。兩者比較,美國的制度,從財政上看來,是較可行的方案。
香港不缺錢。明年初,政府的儲備將增至四千五百億元左右,而外礇基金的累計盈餘則已超過五千億元。香港醫療和社會福利,欠的只是經常性的收入,政府何不參考民主黨的方案,真正地還富於民?實在地減輕市民潛在的負擔?
同刊於2007年11月15日蘋果日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