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政府購港交所開壞先例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政府為了「策略性」原因,花二十四億元購入香港交易所股份,使之擁有該公司股份增至近百分之六並為大股東。自此,港交所股價直線上升之餘,批評政府入市干預之聲也不絕於耳。《經濟學人》雜誌與《華爾街日報》都認為政府此舉是背離一向的政策。與既有政策背道而馳 筆者理解,政府一向的政策,是有秩序退出市場。地鐵公司雖然由政府創立,長時間由政府全資擁有,但卻一直以商業原則運作,數年前更已上市。政府數年前成立領匯,將大部份公共屋鸷的商場及停車場注入公司,並成立房地產信託基金上市;領匯上市後,政府更沒有持任何股權。機場管理局也正在籌備私營化。整個政府的政策,都是逐步退出市場。

 

然而,港交所本是一間私人公司,現在政府反而買入港交所股票,筆者認為這與政府既有的政策背道而馳。這次「動作」,到底是「個別事件」,還是繼「積極不干預政策已經過時」後,政府改變一項大政策的前奏?如果是個別事件,那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從何獲權?如果這是政策改變,政府更有責任在改變政策前詳細解釋原因。 政府「照顧」私人公司 筆者不反對政府持有股票──政府有龐大儲備,用於投資在股票與債券,防止貶值和增加收入在所難免。但是,曾俊華清楚表明,這次行動,是「策略性部署」,要推動港交所發展。

 

可是,為何一間私人公司未來的發展,要政府操心?政府已完全控制港交所:現任董事當中,六人由政府委任,主席夏佳理更是行政會議成員,行政總裁人選要由政府批准,這已令政府有足夠能力,影響港交所的發展策略。相反,政府若要透過股東身份影響港交所政策,百分之六絕不足夠。那麼,政府是否會繼續購入股份,直至政府擁有港交所股權五成一才停止呢?曾俊華也表明是為了與內地交易所加強合作。市場已盛傳政府這次草率行動,可能是內地官員建議政府購入港交所股份,否則,兩地難討論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港交所的合作或合併。

 

港交所這家市值以千億元計的上市公司,如果連自己的前途、與內地如何討論合作和合併,也需要政府來「照顧」,這實在開了極壞的先例:日後有公司與內地討論合作遇障礙時,政府是否會全數購入這些公司的股票,幫助它們以類似「國企」的身份大舉進軍內地?再者,政府如何能解決既為股東又為監管者的角色和利益衝突?身為港交所股東,當然希望港交所業務蒸蒸日上、股價步步高升,但是,這是否一定與香港的整體利益一致呢?九八年政府入市干預後,政府至低限度立即成立獨立公司來擁有所購入的股票,避免有利益衝突之嫌,其後也逐步將手頭上千億元股票出售;但今次,政府連獨立處理股票都做不到,政府如何能說服市場相信政府制訂政策時不會偏袒港交所? 不如投資於社會發展 筆者必須指出,政府的財政儲備,不應用於購買公司股票以推動他們心目中的「策略性」目標。

 

政府一向指,儲備的功能是「積穀防飢」。去年底,前財政司司長還為「錢從何來」煩惱;政府又指香港「人口老化」,日後難以承擔醫療開支增長,所以早前已由「官方智庫」智經推出研究指香港人要供強醫金才能應付。如果政府儲備豐厚,看來應該用在投資社會發展,這比起由財政司司長高價購入港交所股票,對社會來說,是否更有貢獻?

 

同刊於2007年9月21日蘋果日報

作者 何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