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失業情況改善,但年青人的失業率仍然高得驚人:去年八月至十月間,十五至十九歲年青人的失業率是20.4%,遠高於5.4%的整體失業率;即使二十至廿九歲年青人的失業率也有6.5%。年青人失業率較高不是新聞,但回歸前,情況無論多壞,這個年齡組別的失業率也只是約12%,回歸後卻飊升至超過30%。香港經濟轉型,可以遷移的低增值工序大部份已遷往鄰近成本較低的地區,剩餘在香港可供這批學歷和技能較遜色的年青人的職位有限,而且往往要求頗高:簡單如文員,也要懂兩文三語簡單應對,又要有運用資訊科技器材的技能,勞工市場難免有錯配,僱主一邊嚷著要輸入專才,本港人口卻又難覓能糊口的一份差事。
年青人的失業問題尤惹人關注。試想想,一個十七歲的中學畢業生失業一兩年,到了十九歲,見工時仍是一點工作經驗也沒有,僱主難免視之為次選。失業時間越長,又沒有機會接受培訓的年青人,再重投勞工市場的機會率便會直線下降。香港出生率已是全球最低,不能承受不斷損失人才對經濟帶來的傷害。反過來說,失業的年青人越多,社會福利的開支也越高,無論如何都不是我們樂見的。 短期來說,為這些年青人提供更多培訓機會,是提升他們的「可聘用性」(employability)的一種方法。年青人的薪金往往較低,但香港的交通費卻十分昂貴,由政府提供交通津貼予失業或低收入人士,用於鼓勵他們求職和就業或有幫助;再者,一些年青人雖然曾離開校園,但卻有可能希望重拾課本,但現時香港的教育制度,卻不許他們再回頭。
民主黨認為,為所有廿一歲以下的年青人提供津貼教育,有助他們重返校園提升技能。 不過,要避免這種惡性循環一直延續下去,改善年青人所接受的教育質素是關鍵,更需要由他們的兒童時期做起。香港的中產家庭,懂得為子女安排良好的教育:找好的學校,安排大量的課外活動、興趣班、暑假還要參加遊學團,讓他們從課外活動中發掘自己的潛能、鍛鍊體格,以至待人接物的技巧等。這些實際上是教育的一部份。
但對一些基層家庭而言,收入扣除必要的開支後,每月數百元的課外活動的開支,卻有如千斤擔子,結果學生只有留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由學生入讀小學開始,這種差異經年累月地累積,到他們中學畢業,兩者的差距可以很驚人。人才便是如此被糟蹋的。 本來,教育是很個人的安排,但香港是個依賴人才的城市,若我們培訓出來的人才,無法應付社會的需要,則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會被拖累。為所有適齡學童提供九年免費教育,已不足以應付香港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需要的,既是量的保證,也是質的保證。
在量方面,香港只有不足三成的就業人口獲專上學歷,遠較先進國家為低;在質方面,單是大學生英文文法也錯漏百出,便能反映現時教育質素欠保證的事實。 故此,民主黨認為要從幾方面著手,改善教育的質素:推行小班教學,這建議社會已有共識,只是教育當局聽而不聞而已。民主黨也關注到一些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所受的限制可能更甚,故在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中,建議政府成立「兒童發展基金」,讓獲得書簿津貼及學費減免計劃全額資助的學童,每人每年三千元作為參與課外活動的開支,避免這些兒童的發展,受家庭一時間的經濟困境所限,讓他們同樣有發揮潛能的機會,無論對他們個人而言,抑或對社會的長遠發展,均是正面。
同刊於2006年1月13日文匯報
作者: 單仲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