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申辦亞運調查結果
Monday, October 18, 2010
民主黨於10月4日至10月11日進行了電話語音調查,成功訪問了839名被訪者的意見,了解他們對特區政府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意見。以下為調查結果摘要: 調查摘要  調查發現,如政府以145億元的直接成本主辦亞運,反對的百分比達到65.8%,贊成的只有15.4%。但是,當再問及除了145億外,再加上300億元的建設埸館成本時,反對主辦的比例上升至71%,贊成的下降至14.5%。 在贊成主辦的被訪者群中,認為可以增加社會對體育活動的關注的,接近38%,認為可以改善現有體育設施的,佔27%,認為可以提升香港的區內國際體育盛事中心的佔26.3%。在反對主辦的被訪者群中,認為欠缺政策改善運動員退役的生活和待遇、沒有足夠資源培訓年青運動員和沒有措施推廣全民運動的比率都非常接近,分別佔26.9%、27.1%和25.7%左右。至於在投放資源的先後次序上,佔了88.4%以改善民生為先,認為以舉辦亞運為先的,僅佔4.5%。 民主黨的意見 負責此次調查的甘乃威表示,民意非常清晰,大部份市民反對主辦亞運,而認為先改善民生的更佔了絕大多數。甘乃威希望政府不要以硬件帶動體育政策的發展,他建議政府: 85億提升場館浪費金錢 對於政府投入數百億的資源主辦亞運,甘乃威促請政府三思,雖然政府再三保証場館不會淪為大白象,並可因政府工程製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但是,同樣的資源投入興建其他的基建工程,亦一樣可以達到同樣效果,而更加為民所用,亦可騰出資源在社會福利和教育事務上,保障老弱,投資未來,比起辦一個只有兩星期活動的亞運會,所產生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更加深遠。 從民政事務局回覆本人的信件中顯示,擴建及提升三個規劃中的室內體育館,包括大埔、元朗及沙田體育館,以符合主辦亞運會的要求,費用為85億。但在諮詢文件中指出,興建該三個體育館的建造成本只是8.2億。為了建造符合亞運的要求,建造費高出達超過10倍於原先的建造費,這絕對是浪費金錢。 政府也沒有回應民主黨查詢 “近期建造材料的價格高企致建造成本上漲,政府預計舉行亞運會比賽的場館,包括現有的政府及非政府設施﹑已研究或規劃的體育館的所有改建﹑提升或建造工程的成本在動工期間將會較現時增加多少?”的問題,政府不敢回應這問題,甘乃威擔心投入亞運的費用遠超過原本的450億元。 精英及普及化運動諮詢公眾 政府一直深信只要有先進的體育設施,就可以帶動體育風氣,可惜情況並不如此,東亞運之後,並不如政府所說牽起了市民運動熱情。目前,政府沒有一套普及體育政策,康文署只是很公式舉辦各種體育班,但是,運動人口並無因此上升,康文署最近的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的體能活動量未達基礎水平,另外,亦有數據顯示香港人肥胖或超重比例穩企40%,直迫歐美國家60%的水平。香港已有不少體育場館,改建令其符合國際標準,對體育普及化沒有幫助,因此,甘乃威促請政府制訂體育政策諮詢文件,就如何推動普及和精英體育等政策,諮詢市民意見。 資助體育總會要受監察 社會人士一直批評,民政事務局在撥出公帑資助各項體育運動後,卻對體育界種種流弊缺乏監管,造成了政府出錢,港協和體育總會運作自主而政府無權過問的情況。 體育總會可透過康文署管理的體育資助計劃獲得政府的資助金,用作舉辦各項推廣體育的活動及其他營運用途。政府每年根據這項計劃給予各體育總會的整體資助金額近年均有所增加,2009/10年度的資助金總額,接近1.8億元。而在發展精英體育方面,每年撥出4,000萬元培育精英運動員。但是,對於如何監察港協、體育總會是有效運用公帑,公眾是缺乏渠道監察,而有關責任是由康文署負責。不過,2009年審計署發表的第53號報告書已指出,其所抽查的6個體育總會,對康文署申報的帳目,均有誤報、漏報和逾期提交的情況。當體育總會的運作欠缺專業,和康文署並無代市民做好把關的工作時。 甘乃威表示很擔心在主辦亞運後,更龐大的資金會流向屬會,但又欠乏足夠的監察,因此,他促請政府要與港協和各體育總會合作,研究把總會的行政運作走向專業的方向發展,和制訂一套較有效的申報撥款用途制度,使公眾可以參與監察,有了健全的體育架構後,才再探討是否主辦亞運。 《申辦亞運問卷調查》結果 發言人: 民主黨民政事務發言人 甘乃威